变则通,通则久。自2020年4月,沈阳水务集团拉开综合改革大幕,“刀刃向内”攻坚碰硬,连续两年实现盈利,并在各方面取得不俗成绩。这是怎样的一条破局之路,又有怎样的涅槃转身?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查摆问题 大刀阔斧实施改革

体制建设不顺,水务“一体化”推进缓慢;机制建设不活,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陈旧;管理层级多,管控模式落后;历史包袱沉重,负重前行……多年来,这些顽疾造成水务集团巨额亏损,管理漏洞百出,服务效能低下。

改革,势在必行。2019年6月,水务集团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2020年4月21日,沈阳市委第六次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沈阳水务集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全面实施企业综合改革。

水务集团查摆出综合改革要解决的系列问题。在“三项制度”方面,表现最为明显的是“三定”落后,职工冗员严重,考核与激励不匹配,激励效果不明显;干部职工选拔、晋升、流转机制不健全,内生动力不足,企业整体缺乏活力。在管理方面,包括组织结构不合理,机构庞大,设置臃肿,组织穿透性差,管理运行效率低;管控模式不明确,造成企业执行力缺失,管控力度不到位;内控体系业务流程不清晰,权责不明确,干部不担当、不作为、不尽责,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较为严重。

面对诸多阻碍企业发展的问题,水务集团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推动《沈阳水务集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对标国内先进水司,大刀阔斧实施改革。“我们确定了总体战略目标,要成为全国知名的城市水务环境综合服务商;管理目标是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全面推进和深化国企改革,实现扭亏为盈。更好地保障民生,服务社会。”沈阳水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蒋勇说。

明晰方向后,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也扑面而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管控模式,构建“两个体系”,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处理历史遗留问题……

推进“三项制度”改革是水务集团此次综合改革的核心任务。集团重新梳理岗位、职责,进行岗位价值评估,构建新的职业发展通道,打破原有“职工晋升渠道”,建立差异化薪酬管理体系和绩效考核体系。“去年6月,我们推出三轮、六批次竞聘岗位以及部分空余、空缺岗位公开竞聘。出现了100余人竞聘24个空缺岗位的情况,这其中有不少年龄在35岁以下的年轻职工,还有博士、研究生、高级职称人员。”蒋勇说,通过“三项制度”改革,集团充分激发了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和活力。

此外,改革还将集团党委研究作为前置程序,进一步明确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办公会的权责划分,促进董事会的科学决策,以及经理层的高效执行;实行战略操作型管控模式,同时加快构建战略、计划、预算、考核“四位一体”的集团管控体系;将内控制度和智慧水务嵌入监督、治理“两个体系”,全力解决廉政和效率问题。

综合改革三年给出优异“成绩单”

三年来,水务集团上下积极作为,挂图作战,全面督办,综合改革成效显著。治理结构和组织流程基本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初步健全,决策程序和运行规则更加规范;组织结构实现大部制、流程化和扁平化;管控体系权责划分进一步明晰;通过制度流程“废改立”,奠定合规内控管理基础。在“三项制度”改革方面,初步建立起以劳动合同为关键,以岗位管理为核心,以竞争上岗为路径,以全员绩效考核为基石的员工能进能出、管理人员能上能下、薪酬能升能降的“三能”新机制。一个全新的水务集团实现涅槃重生,焕发出新活力。

水务集团通过综合改革,已逐渐成为省内乃至东北地区城市供水龙头企业。三年来,水务集团给出这样的“成绩单”:

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先后投资建设4座净配水厂,可满足未来城市十年发展需要,水质综合合格率100%。主城区严重内涝问题明显改观。污水板块实现连续安全运行达标排放,新建1座污水处理厂。新建1个中水公司,为集团开辟了“第二水源”。

主营业务持续向好。目前,日供水总量从2019年的170万吨降至150万吨,漏损率从34.18%降至16.42%,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降至国标以内,创历史最佳水平。

持续加大打击窃水力度,降本增效取得突破。三年来实现年降本增效6.8亿元。其中通过实施综合改革,尤其是“三项制度”改革的有力推进,累计消化冗员1300余人,年减少人工成本支出1亿元。

营商环境不断提升。用水服务时限从“4+9”压缩至“2+7”个工作日;实现内网报装、缴费查询、开具发票等服务功能掌上办理;设立“首席水管家”,对全市重点企业和涉水项目提供上门服务。

政治生态根本性修复。党风廉政建设持续加强,内控合规体系日趋完善。爱岗敬业、创新奉献的企业文化氛围展现新气象。排水防涝一期工程结算和项目移交顺利完成,污水补短板相关合同签订得到妥善处理。一批焦点难点历史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面对崭新的一年,水务集团定下新目标:以打造东北领先、全国一流的城市水务环境综合服务商为目标,全力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全年力争实现收入30亿元,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0%,漏损率低于20%。

深化改革依然是一项重要任务。今年,水务集团将继续深化全员绩效考核工作,员工晋级、调薪、调职与考核结果挂钩,落实末位调整和不胜任市场化退出,进一步深化“三能”机制。落实职业发展通道管理办法,全面实施职业发展等级评聘工作,推动薪酬改革从“套进来”走向“转起来”,进一步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活力。启动新一轮任期制契约化协议签订,实现任期制契约化常态化、规范化管理。精简人员,消化冗员200人。改革管理体制,按照先进水司专业化、精细化管理模式改革现有集团二次泵站、用户发展工程管理体制。深化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启动市场化高管招录计划,全面招聘企业发展所需专业化人才,加大人才培训使用力度,真正做到给担子、给票子、给帽子。

做强主业。在供水板块强化民生供给。建立二次加压泵站数据管控系统,建立以漏损控制为核心的营业管理新模式,强化应收账款管理。抓好智慧水务建设,一次压非居民户全部改换远传水表;行政区实现分区计量;实施全市管网水门地理信息系统(GIS)普查;建立全过程感知预警系统;营业查收全面实行实查实收;全口径漏损率控制国家标准以内。做优辅业,在非主业的排水、污水(中水)、工程板块坚持经济效益为先,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行业对标。重点抓好城市供排水能力提升工程和二次加压供水安全工程等项目申报发行工作,全面推进曹仲、长白配水厂改造工程,西部区域(辽中区)供水工程,青年大街—南京街排水工程等项目建设。

改革永远在路上。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水务集团将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在新一轮国企改革当中当先锋、打头阵。到“十四五”规划期末,国企改革取得新成效,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体系更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有效,长效激励约束机制更加健全,优胜劣汰、经营自主灵活、内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更加完善的市场化机制,集团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热情充分释放。

同时,深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全市供水服务标准化、规范化,确保市民享受均等优质供水服务,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提升用户满意度,集团各项工作全面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逐步形成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综合性的、全产业链的城市水务集团。

本文来源:2023117日《沈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