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七零后,没车没大房,更没名牌奢侈品,陪伴我大学、工作、成家,颠沛辗转三十多年的只有书!

    小学三年级,我跟父母争取到独自购书权限,山城小镇,唯一的一个书店,成了我童年最快乐的“游乐场”!

    零花钱,压岁钱,跟父母争取到的“购书款”,全部投入名叫“艳丽”的书屋,很小,三个人都挤,从地面到顶棚摞满了书。

    压根看不懂“工具书”的我,硬存钱一本本买回全套“鉴赏词典系列”,单本定价“9.8”元!如今这套系列还摆在各大书店,大家依然还可以买到,价格十倍以上了!

    小学热衷买工具书,中学开始收集莎士比亚全集,莫泊桑短篇集等中外名著。个位数的定价让书拥有“年代感”!

    毕业后,95年第一次出差湖北仙桃,还背回《卡耐基全集》《南北乱世情》。柜子里的书,我记得“它们”跟我“遇见”的所有故事,不同时间、地点,同样的“一见钟情”!

    2000年后网络普及,方便快捷免费的电子书铺天盖地,依然挡不住买书藏书的乐趣。被誉为神书的“S”,排队买不到,格外加五十元抢购入手!并不厚的一本书,单本价格接近两百元,也算买过的最贵单本小说。书的附件很多,制作精美,配合书中故事身临其境。

    电子书兴起,买过亚马逊的“墨水屏”。收藏上千本电子书,拿起来看的时候却不多。纸质书带来的宁静、放松、愉悦,任何电子产品无法替代。

    工作后喜欢旧书摊淘书找书,每每都有意外的惊喜。三五元甚至一元一本,同样能淘到喜欢的“好书”。

    中学跨市,大学跨省,最后定居沈阳。行李中三分之二永远都是我最喜欢不愿意丢下的书。而留在家乡还有一面墙的书及装订好,最长十年,短则几年的人民文学、作家等杂志、连环画报,外加几箱子的“小人书”。父母搬家外地,大部分都留在已经卖给他人的房子里!

    父母只挑了些名著之类书带走,其他稍微旧的书及报刊杂志全部留下。事隔三十年,想起还郁结于心,无法释怀!新房子主人会不会留下“它们”?期待新主人也是爱书人,让书在文字的世界流浪,别当废品去重铸。

    工作后的三十年,一如既往买书藏书。爱好更广泛,文学到哲学,国学到通史,涉猎较少的“致用书”也读起来:从“稀缺”到“洞见”让人生因“好书”远离“平庸”。

    “百年孤独”的灵性文字美的令人窒息,我在帕慕克的文字中仰望,为全才的翁贝托艾柯折服。奈保尔,陀思妥耶夫斯基,萨拉马戈等作家的部部精品让我沉溺无法自拔。很多人问,马上退休了,准备干嘛?做不完的事情,看不完的好书,退休会有更多时间去“爱书”“读书”“藏书”,恨不得一天掰成几天用。

    最近几年,水务集团,三水厂一直致力于职工文化建设,提升职工职业素养及人文情怀。三水厂还设置了图书阅览室,为各个水源班组设置“流动书箱”。每个班组购买不同书籍,定期跟其他班组交换阅读,从种花种草、果树修剪到烹饪、医疗保健一应俱全,还特别添置些寓教于乐的象棋围棋及社交礼仪,心理健康等喜闻乐见书籍,多而精!

    人文关怀的企业文化,带动整个职工队伍,爱读书,读好书。浓郁的企业文化熏陶中,我与书的故事一直持续着……!

 

                         撰稿人:王丽丽

                         审核人:党总支书记 赵宏权

                         单  位:三水厂